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147(1 / 2)

加入书签

那位好像就是河水县县令,小的懂些唇语,刚才看到有人喊他‘文大人’。”

吴炎看了过去,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长相有些文弱,一张脸被晒得通红。

这么年轻竟有如此才干,他日必能有所成就。

吴炎佩服的同时也生出了结交的心思,当即道:“我们过去跟文县令打声招呼。”

随即带着人爬上了堤坝。

文玉龙正在视察堤坝的修建进度。

小厮见他热得满头大汗便提议:“大人,天气太热了,您去树荫下喝点绿豆汤解解暑吧。”

文玉龙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,点头道:“也好。”

主仆转身便看到了吴炎一行。

见是生面孔,又不想是干活的村民,小厮连忙上前道:“河边在修筑堤坝,无关人等,赶紧下去,不要在这上面逗留。”

吴炎的随从立即拿出官印道:“我家老爷乃是桥州知府吴大人,听说文县令在此,特来拜访。”

小厮闻言,嘴角的笑容凝住了,连忙退后跟文玉龙说明了情况。

文玉龙几步上前,拱手道:“原来是吴大人,下人有眼不识泰山,冒犯了大人,请见谅。”

“文县令言重了,是我们冒昧上堤坝。文县令可是要下去了?正好,咱们去树荫下一叙可好?”吴炎邀请。

文玉龙点头答应,将人带去了树荫下临时搭建的窝棚旁边,请吴炎坐下,又命小厮去打了一碗绿豆汤过来:“吴大人,这荒郊野外的,没有茶水招待。衙门煮了些绿豆汤解暑,吴大人尝尝。”

绿豆汤里放了糖,而且已经放凉了,一口下去,沙沙的,味道还不错。

吴炎走了这么久,带的水也喝完了,早就渴了,他一口气喝了一大碗,赞道:“很不错。文县令想得可真周到。”

文玉龙有些不好意思,摆手笑道:“吴大人过誉了。这不是下官的主意,这是府衙送过来的。我们陈大人担心这么热的天干活,大家会中暑,故而送了不少绿豆,薄荷等物过来,昨天煮的是酸梅汤。”

吴炎愣了一下,感慨地说:“陈大人想得可真周到。文县令,我观你们县已经修成由清扬湖为中心的水利灌溉系统,效果也很不错,今年河水县受旱灾影响非常小,文县令这主意可真不错。”

文玉龙摇头哈哈大笑:“吴大人,这些都是陈大人的功劳。连通洪河与清扬湖,修建覆盖全县的沟渠,这些都是陈大人的主意。春天的时候,陈大人在河水县一呆就是一个多月,天天上山下田考察,几乎把整个县都走了一遍。”

别人都只看到了陈云州的风光,但他却看到了这风光背后的付出。

那段时间,他们俩带着衙役,白天各地考察,晚上回去改图纸,解决修建沟渠中遇到的种种难题。

除了睡觉,几乎就没任何空闲的时间,脚步都磨出茧子了。

好在这些辛苦的付出如今都有了回报。

今年河水县的粮食收成受旱灾的影响很小,比之去年,可能还会增产一些,因为去年河水县东部不少农田被淹没了。

吴炎错愕不已,又是陈云州。

这位陈知府这么闲的吗?到下面的县一呆就一两个月。

他心里有点不得劲儿。若是文玉龙的功劳,他还能用上级看待下级官员的欣赏态度,可若是平起平坐的同仁,对方干得太好,可是会将他衬托得很无能的。

到时候考核,被个晚辈比下去,他这脸上实在是挂不住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