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201(1 / 2)

加入书签

们一次次买门票走进剧院,在?椅子上正襟危坐几个小时的,并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,而是优美的音乐和演员对角色的诠释。”

“从音乐上来看,《海妖》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。青鸟乐队的创新?之多,仅用‘古典与电音结合’一句话难以概括。如果想要穷尽其中的巧思,需要买一张专辑逐句逐段分析才行。”

“这里笔者仅提一些观剧时印象比较深的点。首先是配器上的不拘一格,整部歌剧中出?现了电子乐器,里拉琴,前期采样,自然声等诸多少见元素。威廉天马行空地运用这些材料升华了他的作品。”

“还有对调式的大胆运用。为了表现古希腊风格主题,威廉大胆地使用了许多中古调式。比如阿波罗独奏时的多利亚调式,《世?界的重量》一曲中的弗里吉亚调式,海妖女王独唱时的洛克里亚调式等。”

“事实上,在?作品中威廉还大胆运用了不协和音程。海妖的合唱一段,有大量三全音出?现,也?就是所谓的‘魔鬼音程’。同样,这里的节奏也?是不和谐的,如果仔细听,将会听出?音乐与人声之间节奏微妙的不同,再加上那些恰到好处的静止和停顿……如果您有心脏疾病,我绝不推荐您聆听……”

“这是托尼的文章?”青鸟乐队都围过来看,边看边感慨,当初那个青涩的小孩,现在?居然也?独当一面了。

“没人讨论舞美设计吗?”乔尼翻找着报纸,他不服气,“威廉的那一套造型是我的得意?之作。”

“好像没人讨论威廉的反串出?演?”爱德华若有所思。

其实是有的,只是这些质疑的声音被淹没在?了主流的赞美中。毕竟歌剧历史上本来就有反串出?演的传统,人们只顾着惊叹威廉嗓音的得天独厚,竟然能演绎女性角色毫不突兀。没人思考为什么?威廉一定要反串女主角——大概是艺术的表现手法吧。

真是有趣,在?他们身?为摇滚明星时,威廉阴柔的长相?为他招致了无数争议。可当他们和“艺术”扯上了关系,哪怕威廉男扮女装也?没人在?意?。

“你不吃了吗?”迈克尔已经默默吃完了他的那盘豆子,“不吃给我吃。”

“你的味觉系统已经坏了吧。”乔尼嫌弃地说?。

“别浪费食物。”迈克尔把?乔尼的盘子端走。

乔尼还在?翻找那些报纸杂志,他突然眼前一亮。

“这个好像和舞美设计有关。”他抽出?一份杂志。

《旋律制造者》刚好在?今天发售,它另辟蹊径,直接将威廉飞天的照片印在?了封面上。

背生巨大的白色双翼,威廉腾空而起,圆形的金色灯光打在?他的身?上,带着一种?绝无仅有的圣洁。

“不惜工本!《海妖》中采用的最新?舞台特?效技术。”这是它头版的标题。

在?文章中,《旋律制造者》详细分析了《海妖》中的舞台美术设计:“青鸟乐队十分重视舞台上的光效呈现,这部摇滚歌剧拥有当下最顶级的灯光效果。除此之外,看似节约成本的投影技术,实际上也?不能忽略其背后的设计费用。至于服装道?具更不必说?,其精良程度有目共睹。”

它甚至帮青鸟算了一笔账,计算要进行一场这样的表演,青鸟需要付出?多少成本。得出?的结论是他们光靠卖门票似乎很难回本。毕竟他们不是真正的剧团,不可能演这一出?剧目几年?十几年?。

但是对此《旋律制造者》却?一点也?不觉得青鸟亏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